《企业战略管理》的第二堂课,Mr James讲了关于SWOT分析的很多干货,整理了导图,便于后续对照实操。
此处就不对细节赘述,主要分享3点思考。
- 本质是客观的,但不同的视角,会有不同的认知
- 潜在进入者危险与进入壁垒是一体的两面
- 如果我知道我的对手会很厉害的SWOT分析,我能做什么
- 本质是客观的,但不同的视角,会有不同的认知
一开始讲组织环境的定义,老师说组织环境是不可控制变量(uncontrollable variables)——这是一个客观事实。
如果站在不确定性 (uncertainty)的视角,会想着预测;如果站在未定性 (indeterminacy)的视角,会想着影响。
联想到何明城老师讲「知识障」的时候,提到说从Theory到Practice,有深深的Gap;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的视角是不一样的,视角的底层是看待问题的Recognitive Schema。
至于说如何提升认知,薛定谔在《生命是什么》一书中,给过一个定义:Life feeds on negative entropy,所以说,为了使生命更像生命,持续的熵减,可能在认知这块会丰富些吧。
- 潜在进入者威胁与进入壁垒是一体的两面
进入壁垒的大小既反映了市场内的已有企业优势的大小,也反映了潜在企业或新企业所面临的劣势的程度。
换而言之,扩大企业已有优势,本身也相当于降低了潜在进入者的威胁。
你空头炮,我马先跳;任你单车再厉害,也难破我全仕相。
- 如果我知道我的对手会做SWOT分析,我能做什么?
学兵法的最怕别人懂兵法,学博弈论的最怕别人不懂博弈论。
那学SWOT的分析,是到底是希望自己的竞争对手懂还是不懂呢?
或者说,那如果我知道我的竞争对手也会做SWOT分析,那我应该做什么?
我的理解是,我们需要站在竞争对手的立场,再做一次SWOT分析,去推演竞争对手的战略。
如何大卫站在歌利亚的角度,进行SWOT分析后,知道歌利亚会选择远攻的战略,那大卫的结局是否会不一样?
第二次课的主题虽然是内外部分析,但内心感受更多的是进取。
与其担心不确定性,不如转换视角,努力影响;
与其担心潜在威胁,不如专注自身,扩大优势;
与其担心对手战略,不如换位思考,随机应变。
进一寸,便多一寸的欢喜,诸君共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