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ñeya-āvaraṇa

这是何老师《管理学导论》的第三堂课,聊一聊「知识障」。虽然题目的梵文是佛学里面的「所知障」,但我感觉这两个概念是一致的,还在等何老师的看法:-)


一、Before I know

在听何老师讲「知识障」之前,我一直比较信奉佛家说的「所知障」,梵文是jñeya-āvaraṇa,玄奘法师把jñeya翻译成「所」,其实跟现代汉语的用法已经有些差异,通常大家认为「所」代表「已经知道」,但如果回溯到原文的话,「所」理解为「应该知道」才更为妥当。故,所知障,即无知是障

回到何老师拆解的「知识障」,才发现与我之前认为的「所知障」概念有些许不同。

「所知障」强调的是第一步的Knowing,而「知识障」强调的是第二步,Knowing与Doing之间的Gap;讲到这里,「知识障」翻译成「知行差距」似乎更为恰当,跟王阳明先生的「知行合一」也更为契合。

二、Why Gap?

从Theory 到Practice,何老师总共讲了7个模块。

从左边的Theory开始,先「认识理论」,再明确「理论视角」(view point),接着就可以「定义问题」;然后从右边的问题(我倾向理解为Practice)开始,先是「描述问题」(Facts到Case),再「诠释问题」,最后是「决策涵义」。

在「定义问题」与「决策涵义」之间,有着深深的Gap,有时候Gap很简单,有时候深深不可逾越。

三、Digestion

学到这里,联想到第一堂课何老师说的

Education is that which remains when one has forgotten everything he learned in school.

所以为了更好地内化,我准备按如下思路去应用。

大的逻辑:基于待解决的问题,在充分定义问题后,选择多个适用的理论,从不同角度去求得可行决策。

1. 描述问题

基于客观的Facts,或者可以理解为Activating Events,比如凌阿妹要离职,这是一个客观发生的事。

2. 诠释问题

基于决策人的目标或者诉求,对上述Facts进一步分析,找到表象问题下的底层原因。
还是凌阿妹的个案,我作为凌阿妹的领导,我应该关注的不是凌阿妹本身的去留,而是她决定离职这件事的背后,是不是有更深层次的问题,比如是不是当前作业流程的效率有待提高,是不是团队里面有其他人在摸鱼。

3. 借用理论

每一个理论都会对应一个视角,视角的底层是看待问题的Recognitive Schema,比如Herzberg 的双因素理论,看到是Job Satisfaction,进一步的本质是Attitude,再进一步的,就是Affective Response。
底层的那个core是为了与其他理念进行相通,但一般而言,应用理论的时候,明确知道理论的视角就足够了。

4. 较优决策

自然学科是知难行易,社会学科是知易行难,正因如此,在解决一些社会个案的时候,通常没办法像解数学题那样有唯一答案。不过这也挺美好的!
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概率,不同的决策对应不同的概率,你行军,我摆炮,各有各的局部最优解。

四、Derivative

讲一讲内化之后,我个人更衍生的思考,亦即:基于知识障,又超越知识障

薛定谔在《生命是什么》一书中,给过一个定义:Life feeds on negative entropy。为了使生命更像生命,需要持续的熵减,也就是持续的对内做功。其实这一点,跟王慧文奉行的「君子不器」是一致的,为人处事,不用给自己设立边界。

按照哥德尔不完备定理,自恰与完备不可同时存在,我反而觉得是一种幸运。在不断追求自恰的路上,反正完备是不可能完美存在的,那人生,反而有得求。


后记

写到这里,我反而会觉得「知识障」与佛教里面的「所知障」本质上是相通的,之所以会有Knowing Doing Gap,会不会是因为「Knowing is not always enough」所知障的无知是障,不也是「Knowing is not always enough」么?

You may also like

IP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